•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历史沿革
    • 学校章程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 英语系
    • 外语系
    • 国际法系
    • 国际经济学院
    • 基础教学部
    • 研究生部
    • 国际关系研究所
    • 国际教育学院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培养
    • 留学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 科研概况
    • 科研机构
    • 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 学术期刊
    • 管理部门
    • 习近平外交思想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国际合作
  • 校园生活
    • 团委学生会
    • 校园风光
    • 研究生会
    • 后勤服务
  • 公共服务
    • 书刊杂志
    • 学院地址
    • 图书馆
    • 学院电话
  • 信息公开
EN
  • 首页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 院系设置
    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
    英语系
    外语系
    国际法系
    国际经济学院
    基础教学部
    研究生部
    国际关系研究所
    国际教育学院
  • 教育教学
    本科生培养
    留学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机构
    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学术期刊
    管理部门
    习近平外交思想
  •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 国际合作
  • 校园生活
    团委学生会
    校园风光
    研究生会
    后勤服务
  • 公共服务
    书刊杂志
    学院地址
    图书馆
    学院电话
  • 信息公开

HEADLINES 焦点新闻

  • 疫呼即应,外交学院校园防疫志愿者在行动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扎实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院党委、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学生处、院团委细化疫情防控任务分工,以我院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体,建...
    发布日期 :2022-12-13 查看全文
  • 喜报:我院两名同学获评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ÿ...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名单的通知》(京教函〔2022〕494号),国际法系丁北辰同学和国际经济学院李嘉众同学的两篇论文获评北京市普通高等学...
    发布日期 :2022-12-09 查看全文
  • 喜报:我院两名同学获评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ÿ...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名单的通知》(京教函〔2022〕494号),国际法系丁北辰同学和国际经济学院李嘉众同学的两篇论文获评北京市普通高等学...
    发布日期 :2022-12-09 查看全文
  • 外交学院陈俊宇同学为北京青年“数”说二十大报告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推出《北京青年“数”说二十大报告》系列视频。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
    发布日期 :2022-12-05 查看全文
  • 2022外交学院模拟联合国大会举办

    2022年11月19日至20日,由共青团外交学院委员会主办,外交学院模拟联合国协会承办的2022外交学院模拟联合国大会以线上形式举行。本次大会共有300余名代表参加。 1995年,外交学院首...
    发布日期 :2022-11-26 查看全文
  • 2022年外交学院新生模拟外交谈判大赛举办

    近日,2022年外交学院新生模拟外交谈判大赛决赛在我院沙河校区举办,并在腾讯会议平台同步直播。本次比赛由共青团外交学院委员会主办、时事研究会承办,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熊炜教授、梁晓君副教授、侯自强老师受...
    发布日期 :2022-11-23 查看全文

第20届东亚论坛在越南芽庄成功举行

   2022年12月19-20日,第20届东亚论坛在越南芽庄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由越南外交部主办,主题为“10+3合作25周年:共同复苏 共同增长,实现东亚包容、公平、可持续发展”。来自东盟十国、中日...
发布日期 : 2023-01-13 查看全文

外交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为准确客观反映我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良性互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根据教育部、北京市教委要求,...
发布日期 : 2023-01-05 查看全文

2022年中国—东盟合作十大新闻

2022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三十一周年。三十一年风雨同舟,中国与东盟之间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双方共克时艰,共同繁荣,为建...
发布日期 : 2023-01-05 查看全文

外交学院2022年研究生就业质量报告

  为准确客观反映我院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毕业研究生就业的良性互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根据教育部、北京市教委要求,经院长办公会...
发布日期 : 2022-12-30 查看全文

国际海洋法法庭Kittichaisaree法官“海洋法前沿问题”讲座

2022年12月7日晚国际法系和外交学院中国国际法研究院邀请国际海洋法法庭Kriangsak Kittichaisaree法官在线上举办“海洋法前沿问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易显河教授主持,宋岩博士协助组...
发布日期 : 2022-12-14 查看全文

疫呼即应,外交学院校园防疫志愿者在行动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扎实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院党委、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学生处、院团委细化疫情防控任务分工,以我院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体,建...
发布日期 : 2022-12-13 查看全文

孙吉胜副院长围绕推进“三进”工作为北京高校英语类专业群联席会议做主旨报告

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三进”)是当前全国高校外语类专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对外语学科进一步开展“三进”工作,推进新文科建设、深...
发布日期 : 2022-12-09 查看全文

喜报:我院两名同学获评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ÿ...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名单的通知》(京教函〔2022〕494号),国际法系丁北辰同学和国际经济学院李嘉众同学的两篇论文获评北京市普通高等学...
发布日期 : 2022-12-09 查看全文

青年携手,大道同行——2022年“澜湄未来外交官研修计划”成功举办

阐明立场、协调政策、共享成果,11月24日至29日,由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2年澜湄未来外交官研修计划”如期举行。作为最贴近澜湄合作机制...
发布日期 : 2022-12-08 查看全文

“模拟澜湄合作领导人峰会”暨“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育计划”闭幕式成功举行

立足国家立场、凝聚合作共识、发布联合声明,11月29日上午,由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主办的“2022年澜湄合作模拟领导人会议”以线上形式举行。作为“澜湄未来外交官培育计划”的压轴活动,150余名致力于未来...
发布日期 : 2022-12-06 查看全文
查看更多
更多>>

NOTICE 通知公告

  • 关于外交学院2023年度公开招聘统一招录考试安排的通知

    07 2023-01
  • 外交学院沙河校区泳池水循环设备及设备间整改项目采购公告

    19 2022-12
  • 外交学院外语系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招聘启事

    08 2022-12
  • 外交学院研究生部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招聘启事

    06 2022-12

ACADEMIC 学术动态

  • 28 2022.06

    孙吉胜副院长和国际法系师生参加中国国际法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

    2022年5月27—29日,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和辽宁大学主办的中国国际法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以线上方式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迈向国际法研究和实践新征程”。 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青、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周浩波,在开幕式上致辞。外交部条法司司长贾桂德、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詠箑,分别以“当前国际法形势和我国外交条法工作”“发展与安全 国际经济法新课题”为主题向大会作报告。孙吉胜副院长作为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主持了大会报告环节。 本届年会收到论文近四百篇,会议期间安排了二十项分议题专场研讨会,在晚间开办了两个国际法青年学者论坛。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多位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研讨,其中国际法系主任许军珂教授主持了“我国《仲裁法》的修改及相关法律问题”分议题,江国青教授主持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国际法治观”分议题,王佳副教授主持了“国际法青年学者论坛”,焦阳副教授在“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分议题下作题为《涉外法治研究中统筹协调各部门法的实际难点浅窥:以刑法与国际法的协调为例》的发言,国际法系博士生李瑾在“‘长臂管辖’最新发展及中国应对”分议题下作题为《美国经济制裁外交中的单边次级制裁法律问题研究》的发言,博士生汪炜晨在“我国《仲裁法》的修改及相关法律问题”分议题下作题为《论国际民商事诉讼协议管辖中实际联系原则之废除》的发言。 本届年会为期一天半,国际法系张爱宁教授作为中国国际法学会秘书长主持了本届年会闭幕式。来自外交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辽宁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八百余人正式报名参会议,四千余人在线收看直播。 本届年会由张爱宁秘书长带领秘书处工作人员严文君老师、闫红老师、张歆老师和辽宁大学会议团队共同负责了会议相关筹备工作。
  • 28 2022.06

    国际经济学院师生参加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线上春季会议

    2022年4月18日-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和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 Group, WBG)春季会议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所有会议在线上同步进行。国际经济学院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共67人在线参加了此次会议。 IMF/WBG春季会议和年会是全球经济金融界备受瞩目的国际性盛会,汇聚来自成员国的上万名政界、学界、业界人士就全球关注的议题进行研讨、分享经验。2019年4月和10月,我院曾两次分别选派5名和3名学生及2名教师参加在美国举行的IMF/WBG会议,拓展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也为推动我院学生在国际组织的实习实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国际经济学院组织全球经济治理人才实验班学生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了IMF/WBG年会。 本次春季会议聚焦讨论了包括世界经济前景、经济转型、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粮食安全、不平等、通货膨胀、数字革命、贸易开放、金融市场等重点议题。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WBG行长戴维·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多国央行行长、财政和发展部长、民间社会组织代表和学者等参与此次春季会议并开展主题讨论。 WBG行长戴维·马尔帕斯(左)与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右)对话 国际经济学院师生积极参加各场线上活动,包括专题研讨会、地方吹风会、新闻发布会、嘉宾演讲等。以下是参与本次会议的部分学生的思考与收获。 国际经济学院学生参加IMF/WBG线上春季会议 2020级研究生彭昊祯(曾参加2019年线下IMF/WBG年会) 此次IMF/WBG春季会议公布了近半年的全球经济工作,并举行了研讨会、学术分析角、新经济论坛等活动。参与本次会议让我们有机会能够接触经济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分析。 本次会议共涉及五大主题,分别是疫情中经济复苏、不平等、宏观挑战、气候以及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方面,本次会议对数字货币具有较高关注。在研讨会中,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和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等经济学家共同讨论了数字货币所面临的政策制定问题。专家认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对于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政府转移支付的精确性和效率。同时,经济学家呼吁对加密资产进行更为谨慎的监管,并强调各国同质化监管和政策的重要性。 IMF在会议期间发布了本年度的第一批旗舰报告,包括《世界经济展望》等。这些报告为经济学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本期《世界经济展望》强调了俄乌冲突及新冠病毒变种对全球经济的冲击,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调为3.6%。各国央行在刺激经济复苏过程中需要考虑适当上调利率,应对近期供应紧张带来的通胀压力。 IMF数字货币研讨分析会议 2018级本科生刘贵超 此次会议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世行行长与IMF总裁关于应对经济冲击和不确定性的对话,两位专家围绕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多重危机展开了讨论,涉及全球供应链困境、市场准入限制、俄乌冲突、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等诸多方面。这场对话更多是从宏观层面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和发展瓶颈,内容更加通俗和贴近实际,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其中,对话中提到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了明显且迫切的危险因素,而各国应对通胀的方法要兼顾两个“避免”,即一要避免紧缩措施过于挫伤本国经济复苏,二要避免将衰退风险外溢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谈及俄乌冲突等问题时,嘉宾们多次强调了经济冲击的外溢效应。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已高度关联,这给各国央行制定宏观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恰恰需要IMF/WBG春季会议这样的平台来促进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给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确定性和信心。 2019级本科生李文君 WBG和IMF一直是多边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致力于建设更加繁荣、更具包容性的经济体系。在观看春季会议的过程中,我对当前国际经济社会的热点话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例如,在“可持续旅游业支持生计和气候行动”的专题研讨会中,来自全球的气候专家与部分国家的旅游部长共同探讨了新冠肺炎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如何帮助以旅游业为支柱的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维持生计并获得经济复苏;在4月20日的春季会议记者会中,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新冠疫情危机和俄乌冲突这一“双重危机”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巨大阻碍”。基于当前情况,IMF将今年和明年全球经济增速均下调至3.6%,其中有143个国家的经济增速被下调。同时,格奥尔基耶娃还表示,各国应继续抗击新冠疫情并采取措施应对通胀和债务问题。长远来看,各国应推进结构性改革,拥抱数字化转型、绿色能源转型,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经济学学生,参与本次线上春季会议帮助我进一步了解了以IMF和WBG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在稳定全球经济、促进世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令我受益匪浅。 “可持续旅游业支持生计和气候行动”专题研讨会 2020级本科生赵舜宇 在疫情持续的全球大环境下,加之俄乌冲突,国际经济与贸易受到严重冲击,IMF对于经济未来形势的展望愈加不乐观。根据IMF发布的2022世界经济增长预测,2022年和2023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21年的6.1%下调至3.6%。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价格压力不断扩大,全球通胀水平预计将维持高位且持续时间长于预期,其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预计突破8%。面对复杂形势,各国及国际组织都更加明白,只有加强合作,消弭分歧才能让世界经济重回正轨。 2020级本科生范舒睿 在观看了春季会议后,我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粮食和能源问题,国际市场二、三月份的粮食价格大涨,俄乌冲突是主要原因。俄罗斯是世界第一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则被称为“欧洲粮仓”。俄乌冲突及美西方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导致的溢出效应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稳定性。第二,是经济的复苏能力。政府需要在财政支出的压力和高债务水平下保持金融的稳定性、遏制通胀、控制疫情。第三,随着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字货币的推出,为世界各国的监管和法律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是一直在强调的气候问题和可再生能源方案。能源的短缺再次体现了可再生能源研发和推广的必要性,各国需加快绿色转型,采取行动减少排放。IMF也在采取新的措施加强对各国能源转型的支持。听会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了目前的国际经济趋势和面临的危机,各国的合作在这一时刻至关重要,须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 加速可再生能源革命专题研讨会 2021级本科生陈治文 当下,世界的整体形势仍然呈现出极强的不确定性。在世行行长马尔帕斯和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的讨论中,我了解到俄乌冲突的影响严重外溢,不仅涉及冲突双方,还会波及东欧、中欧甚至更广泛的区域,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变缓。冲突可能使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着债务上升、通货膨胀、市场准入减少等难题,这无疑对后疫情时代下的经济复苏造成更大的阻碍。 此次会议使我认识到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个体的力量终是渺小的,清晰地树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当下尤为可贵,只有团结一致携手并进,才能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通过参加本次IMF/WBG线上春季会议,加深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于经济、金融和全球发展等议题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兴趣和热情,加强了课堂理论学习实践。国际经济学院未来将结合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客观需求,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思,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经济治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 28 2022.06

    “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 —— 外语人才怎样做”外语文化系列讲座(一)成功举办

    2022年5月25日下午,由外交学院外语系西班牙语教研室、外交学院西语国家研究中心组织举办的 “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外语人才怎样做” 线上讲座顺利进行。本次讲座由西班牙语教研室叶譞老师主持,主讲嘉宾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西班牙语记者何蓓蓓老师。何老师从事记者工作12年,到访过9个拉美国家,曾参与习主席出访拉美、巴西世界杯、全国两会、G20峰会、九三大阅兵等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和直播,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外语新闻人,在跨文化国际传播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此次讲座中,何老师围绕着“国际传播”这一关键词,给同学们介绍了新媒体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国际传播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其目标任务。强调了当下的国际传播、发出中国声音空前的重要性,呼吁同学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成长为复合型外交外事人才。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赤道几内亚共和国赵宏声大使出席本次讲座。 何老师在讲座中通过“以情动人、以爱感人、以理服人”这三个主题,细致地讲述了关于“如何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的事例,展现中国西语前辈们的风骨,分享了关于温暖和爱的故事,也让我们了解了如何让外国友人来说中国故事,以及借助他国主流媒体来宣传中国正面形象。通过宏大叙事和细节挖掘的结合,真正打破西方媒体长期垄断外国群众接收信息的渠道的这一现象,让受众听见真正的中国声音。何老师还向同学们展示了“从海南到哈瓦那”的文化之旅,相似的风景和生活方式,两个不同的国家在对比中发生文化的碰撞,在碰撞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正如习总书记所言:“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讲座后的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就中国当前国际传播的困境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问题向何老师进行询问,何老师、赵大使、叶老师也分享了他们的宝贵经验,提出适合同学们的建议,与同学们展开了亲切友好的沟通。 通过本次讲座,我系师生加深了对当代国际传播的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话语”的内涵与意义。何蓓蓓老师为大家讲了一堂生动的外语人才发展指导课,深化了对讲解中国故事的了解,增强了对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理论自信与行动自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未来的外交外事人才,我们不仅仅应当专注于语言的学习,更应当保持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履行职责,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事业接续奋斗,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声音。
“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圆桌讨论会在京召开

education 教育教学

  • >>教务处组织召开本科教材工作专家委员会暨二十大精神进教材工作部署会
  • >>喜报:我院两名同学获评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喜报:我院江国青教授任主编马工程重点教材《国际公法学(第三版)》出版
  • >>喜报:我院“法学专业(国际法方向)虚拟教研室” 获评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 >>喜报:我院翻译、法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三个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外交学院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2021年)
更多>>

global cooperation 国际合作

徐坚院长出席第三届东京全球论坛

查看全文

法属波利尼西亚大学副校长向我院师生致以新春祝福

查看全文

徐坚院长会见埃及驻华大使

查看全文

“新疆是个好地方”视频交流会简报

查看全文

第76届联大主席致我院感谢信

查看全文

CAMPUS 校园生活

  • 校园风光
  • 校园风光
  • 校园风光
  • 校园风光
  • 校园风光

ANNOUNCEMENT 校务公开

  • 学校概况
  • 教学管理
  • 科研管理
  • 干部人事
  • 本科生工作
  • 研究生工作
  • 财务管理
  • 基建资产
  • 对外交流
  • 后勤保障
  • 工会工作
  • 其他
外交学院官方公众号

展览馆校区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24号

交通路线:地铁6号线车公庄站(D西南口出)下车 步行即到

沙河校区

地 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交通路线:地铁昌平线沙河站(B1东出口)下车 步行即到

Copyright 2022 外交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4630号 文保网安备案号 1101020006